疫情反復,醫療設施建設如何應對?
2021-11-19 作者:admin
10月中旬以來,我國多地報告輸入性本土疫情,涉及多個口岸,發現多條傳播鏈條,目前已波及20多個省份。加上冬春季季節因素,流行性疾病頻發,疫情防控形勢更加嚴峻復雜。此等情況下,醫療設施的建設和優化顯得異常重要。
一般來說,醫療設施分為以下幾種:
1、新選用地、模數化、標準化、裝配組合式應急設施。采用標準輕質實芯板或標準集裝箱式板房快速建造,例如應對SARS的北京小湯山醫院、應對新冠肺炎武漢建設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
2、在現有傳染病醫院、綜合醫院等醫療機構院區內利用現有設施改造或新建,或在院區附近的新征用地進行建設的應急設施。
3、利用體育館、旅館、學校、宿舍等現有公共設施,改造的應急隔離點。
4、利用移動式車載醫療方艙等設備,結合帳篷等其他活動設施建設的應急診斷、篩查等救治點。
圍繞將整個負壓隔離病房區作為污染受控隔離對象這一核心設計思路,應急醫療設施設計應當遵照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染鏈、隔離易感人群的基本原則,滿足傳染病醫院的醫療流程要求,按照生物安全原則,做到醫患分區分流,潔污分區分流。
以下是一些實用經驗分享:
1、負壓隔離病房區應獨立設置盡頭,自成一區,盡量減少干擾,便于隔離與管理。
2、負壓隔離病房均按雙人間設計,每間負壓病房單獨配置一個緩沖前室與衛生間,另包括相應的醫護走廊、醫生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污洗消毒間等輔助用房。
3、將整個隔離病區劃分為半污染區和污染區。醫護人員、病人、潔凈物品及污物的走向科學、合理,杜絕任何交叉感染,體現人性化設計特點。
其中半污染區包括:病房與內走廊之間的緩沖區、醫護人員走廊、治療室、醫生辦公室、護士站等區域。
污染區包括:隔離病房、衛生間、病人走廊以及污洗消毒間。以往一般把隔離病區劃分為三區即污染區、半污染區、清潔區,其中清潔區主要包括醫護走廊、醫生辦公室、治療室、護士站等輔助用房,但該負壓病房的清潔區主要指除了隔離病房區之外的區域,隔離病區內部無清潔區。
4、不同區域跨區即病房入走廊與走廊至外界之間設置緩沖室,降低人員進出、門開關及相連房間由于溫差的動態變化而造成的污染物擴散,大大提高動態隔離能力。
5、除消防安全門外,區域內門均向壓力高的一面開啟,可增加門的密閉性。根據隔離病房區內部污染程度的不同來確定門的開啟方向,比如衛生間門應向病房門一側開啟。此處主要借鑒《潔凈廠房設計規范》中潔凈室內的密閉門應朝空氣潔凈度較高的房間開啟這一要求。而消防疏散門必須滿足消防要求,向疏散通道方向開啟。
6、一般情況下病人需要在隔離病房呆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病人的情緒對治療的效果影響很大,病人如果一直處于壓抑與不安狀態,將不利于康復。負壓隔離病房的位置設計應充分考慮自然采光,再利用通透玻璃隔斷,可一定程度緩解病人的壓抑與不安,有助于治療效果。
從2019年年底發現首例病例以來,新冠病毒疫情始終反復。秋冬季來臨,在此特殊時期,應急醫療設施的建設應結合當地疫情防控的實際需要和現有醫療設施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因地制宜,選用適宜技術、采用快速有效的建設方式,資源共享、快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