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有什么障礙?
2021-07-15 作者:admin
“東數西算”不是一個新概念。早在2013年,亞馬遜AWS就宣布把北京作為服務門戶,而在寧夏部署數據中心,并稱這種模式為“前店后廠”。它至今仍在延續,據說運行得不錯。
其實,“把原本位于北上廣的數據中心搬遷到西部”,很多人早就想過、嘗試過,但鮮有成功,為啥?筆者就以自身的失敗經驗,和大家探討一下其中的難處。2008年時,筆者供職于一家大型互聯網公司,彼時負責調研中國數據中心的選址,而清潔能源豐富的西部地區就是重點考察之地。我們有過一個屬于理科生的浪漫設想:選址甘肅,利用充足的太陽能和風能為數據中心供電,讓雪水融化的自然冷為數據中心散熱。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別說外部云客戶不買單,公司內部的同事們也不盡贊成,即使我們都清楚“時延可控制在100ms以內,大部分業務能接受,50ms以內,絕大部分業務能接受,優化層層代碼即可”,大家仍然有很多顧慮:1.北上廣深的數據中心出了問題我們馬上就能去處理,西部那么遠的怕是不好辦吶;2.即使官網上架了部署在西部數據中心的云服務,銷量也比北上廣的低太多了,投資回報率不高的項目何必折騰?……
對于問題1,我們可以招聘屬地化的運營團隊,但是決策者不屬于屬地團隊;至于問題2,我們被戳中:即使西部數據中心給出了更低的報價,99%客戶仍然不買單。這就是數據中心西遷的障礙之一,即市場行為不可控,其他家的數據中心都還在北上廣,就你把數據中心搬到西部了,在“還有的選”時,客戶為什么非要選陪你冒險呢?(即使風險微乎其微)。
雖然這個項目就此擱置,但筆者篤信數據中心西遷只是“時候未到”。縱觀行業,在北上廣深“設計更加清潔高效的數據中心”有很多嘗試,只不過更像是“小打小鬧”。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說“比較性的思維只能產生細小的迭代發展,第一性原理思維則能回溯事務本質目的。”
一個中等規模的互聯網數據中心就有大幾千個機柜,一直“小打小鬧”,怎么去應對北上廣深越來越嚴苛的用能要求?近年來,規范政策頻出,那些能耗指標達不到的機房面臨“關停并轉”的命運,看起來像是被“趕”到了西部,而我們覺得,這只是發展的必然!
過去數據中心本來就缺電,雙碳目標提出之后,它不僅缺電,更缺“零碳的電”。大型數據中心“集體搬家”西部,正是以“第一性原理思維”解決電力碳排放問題,而數據中心用戶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終“真香”。
近期的政策也助推了一把“東數西算”工程。《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中明確了“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以及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地布局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發展數據中心集群,引導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國家樞紐節點之間進一步打通網絡通道,加快實施‘東數西算’工程,提升跨區域算力調度水平”,廣東省也已宣布將按照“雙核九中心”的總體布局建設數據中心,省內數據中心布局整體西移。此后,那些仍然能夠留在北上廣深的邊緣數據中心,會承接時延要求更低的核心業務(如自動駕駛,工業控制),身價自然水漲船高。
“輸煤不如輸電、輸電不如輸信息”,東數西算不僅是數據中心集體實現碳中和的必答題,還能高效緩解我國資源和發展之間的矛盾。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我國從西部到東部的光纖資源,隨著高鐵,高速,高壓輸配電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早就不是問題;土地資源豐富,可再生零碳電力資源富足。過往的自下而上的努力,迎來了體制自上而下的驅動。這種驅動會伴隨著政策的密集出臺,層層壓碼,東部發達地區會因為能評、土地、電力、碳中和、成本等要求,驅趕超大型、大型、中型數據中心西移與西建。
簡而言之,西移的困難已經不是技術、資金、資源,而是應用方決策者的意識形態問題,不過這種困難在中國體制內最有希望得到解決。